创新之城 智绘未来

2025-08-13

      7月28日,2025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幕,在炎炎夏日里开启一段未来感十足的科技之旅。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园区在人工智能领域前瞻布局,以政策引领、服务赋能、场景创新等多元发力,构建起产业发展的全链支撑,着力描绘创新之城的未来图景。

      顶层架构 前瞻布局 人工智能产业加速生长

      2017年,国家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园区同年印发《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和《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国内首个明确提出聚焦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并制定系统产业规划的国家级高新区。

      为推动产业发展,园区陆续出台或修订相关配套扶持政策,覆盖高端人才、知识产权、保障资金、研发创新等多个方面,通过连续性政策鼓励并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2023年底,园区率先发布《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将大模型和算力产业纳入“623”产业体系,打造国内领先的大模型创新发展集聚地和场景应用先行示范区。2024年起,“人工智能+”行动的号角吹响,园区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引导支持大模型企业从技术突破走向行业应用。今年上半年,园区发布《苏州工业园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形成“AI+制造”“AI+科研”“AI+政务”等领域为示范的“3+N”人工智能应用体系,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应用,致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融合应用高地。

      十年树木渐成荫。在园区的精心谋划推动下,全区人工智能产业真正从“纸上”落到“地面”,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如今已实现从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的全链布局,培育思必驰、华兴源创、同元软控等细分赛道行业龙头,吸引微软、华为、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相继设立软件研发或创新中心,拥有汇博机器人、聚合数据等一批获评工信部试点示范项目的行业企业。

      平台聚力 服务赋能 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在今年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期间,一场围绕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赋能生物医药及医疗行业创新融合发展的产业前沿交流会在IT+BT融合创新中心(苏州播禾创新中心)举办。现场3个项目落地园区,7个项目登台路演,有效促进项目人才交流、资本资源对接。

      这场活动正是园区人工智能领域持续优化的产业生态的生动缩影。聚焦AI“科技创新”、制造业“产业创新”和两个创新“深度融合”,园区整合资源,积极搭建平台、创新服务,促进各方高效对接,产业升级发展。

      IT+BT融合创新中心(苏州播禾创新中心)是园区依托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增长、IT&BT交叉产业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等基础和优势打造的专业服务平台。中心于2022年正式启用,围绕AI+药物研发、AI+精准医学、AI+合成生物学、多组学创新平台和前沿生物技术等交叉融合领域,搭建全方位IT&BT支撑生态,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和生态链接,目前已集聚“AI+”相关企业及生态伙伴超60家。

     持续举办的智博会,则是园区生态营造又一案例,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搭建更高层级、更广范围的交流、展示、对接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智博会已成功举办七届,累计汇聚参展企业和团队超1000家、行业精英1000余人,展示AI产品及解决方案超过5000项,举办主题交流和新品发布会100多场,举办创新创业大赛7场,吸引现场观众超20万人次。

      从人才服务、供需对接到融合发展……点状服务串联起了园区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链条。

      场景创新 市场拓展 产业发展乘风起飞

      多年来,园区的政策、平台、服务,已经成为人工智能产业企业发展的有力托举,让一家家创新企业更快地从技术创新走向场景应用,实现经济效益和市场规模的持续跃升。

      加乘科技是一家致力于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赋能行业AI+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2020年落子园区以来,深耕“低空经济+AI大模型”垂直领域,注重技术自研和产品自研,赋能智慧城市空中治理。业务拓展中,园区积极为企业的新技术、新应用提供落地平台,成功打造示范样板。目前企业自研的“智慧机场低空一站式应用服务平台”,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低空交通诱导、商业动态巡逻、低空配送、城市建筑物体检等多个场景,在低空领域飞出一片新蓝海。

      而在园区,通过场景创新、业务创新、市场拓展,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正在越来越多领域开出智慧的花朵。晨光里,知行汽车旗下的艾摩星充电机器人收起机械臂,结束一夜的地下巡航,让新能源车主无忧出行。养老院中,麦迪科技与优必选合作研发的陪护机器人不仅能递药送水,还会在雨天提醒护工关窗。河西走廊上,星逻智能的Lantern机器人搭乘无人机掠过光伏板矩阵,落到指定组串后,便能实施毫米级精度的清沙除尘作业……

      政策的甘霖浇灌着企业的梦想,“AI+研发”“AI+制造”“AI+交通”“AI+语音”“AI+医疗”“AI+低空”……一系列科技“魔法”在园区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萌芽破土、茁壮成长,助推企业在融合发展中走向更广阔的智能未来。